大家好!我曾经也是个彻彻底底的股市小白,啥都不懂,听别人说股票能赚钱,就懵懵懂懂地开了户,跟着瞎买,结果可想而知,赔得一塌糊涂。那段时间,真是感觉自己跟韭菜一样,被割了一茬又一茬,心态都崩了。
痛定思痛,我决定不能再这样瞎玩下去了,必须要学习一些实用的技巧。于是,我开始疯狂地在网上搜资料,看各种视频,啃各种书籍。那时候,我第一次接触到了“支撑位”和“压力位”这两个概念。说实话,刚开始看的时候,感觉云里雾里,什么“前期高点”、“颈线位”,完全听不懂。
我就开始尝试着在K线图上找这些所谓的“支撑位”和“压力位”。刚开始画的时候,简直一团糟,感觉到处都是线,根本分不清哪个重要,哪个不重要。有时候,我自以为找到了一个很强的支撑位,结果股价直接跌破,让我亏得更惨。那时候,我真的开始怀疑自己,是不是真的不适合炒股。
但我并没有放弃。我告诉自己,学习任何东西都需要一个过程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于是,我开始更加仔细地观察K线图,对比不同股票的走势,并结合成交量和消息面进行分析。我发现,支撑位和压力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。而且,一个真正的强支撑位或压力位,往往会得到多次的验证。
比如,我会特别关注那些多次触及却没有被突破的价位。这些价位通常是市场参与者普遍认可的心理价位,具有较强的支撑或压力作用。同时,我还会结合大盘的走势来判断支撑位和压力位的有效性。如果大盘走势良好,那么支撑位的支撑力度可能会更强;反之,如果大盘走势疲弱,那么压力位的压制作用可能会更明显。
我还会用模拟盘进行练习。在模拟盘里,我可以大胆地尝试各种策略,而不必担心亏损。我用支撑位和压力位来判断买卖点,并记录自己的交易情况。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,我对支撑位和压力位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。
记得有一次,我看好一只股票,它在某个价位已经横盘整理了很久,并且多次试探下方的支撑位都没有跌破。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买入机会。于是,我在支撑位附近买入了一些仓位。结果,买入后不久,股价就开始上涨,最终让我赚了一笔不错的利润。这让我更加坚信,支撑位和压力位是有效的交易工具。
当然,我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。有时候,我也会判断失误,导致亏损。但重要的是,我能够从每次失败中吸取教训,不断完善自己的交易策略。现在,我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支撑位和压力位进行交易,虽然还不能说自己是高手,但至少已经摆脱了韭菜的命运。
我想说的是,学习支撑位和压力位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,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,并不断地实践和总结,就一定能够掌握它。而且,支撑位和压力位只是股票交易中的一种工具,我们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,才能提高交易的成功率。
希望我的经历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。记住,学习永无止境,只要我们不断努力,就一定能够在股市中取得成功!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