炒股多年,还在死磕压力位?资深交易员血泪教训:突破or跌破,决定你的盈亏命运!

“压力位,压力位,又是压力位!盯着K线图,我仿佛被那条无形的线魇住了。”说实话,炒股这么多年,我交的最贵的学费,就是死磕压力位磕出来的。别看我现在也能给你们头头是道地分析技术指标,当年我也是个“压力位教”的忠实信徒。

记得那是2018年,一只叫“希望之光”的股票进入了我的视线。当时这票已经横盘震荡了很久,多次冲击一个关键的压力位——18.5元。我当时觉得,这票蓄势待发,一旦突破,必将一飞冲天。于是,我重仓埋伏,准备迎接我的“财富自由”。

结果呢?你们也猜到了。它确实突破了,短暂突破到了18.8元,我兴奋地以为要起飞了,还加了点仓。但好景不长,随后几天,股价不仅没能站稳,反而掉头向下,狠狠跌破了18.5元。当时的我,还心存侥幸,觉得只是“假突破”,咬牙死扛。然而,市场却给了我狠狠一巴掌,股价一路下跌,直到我被迫割肉,损失惨重。那一夜,我彻夜难眠,第一次开始反思我的交易策略。

这只是我无数次“压力位滑铁卢”中的一次。后来我才明白,压力位确实重要,但不能盲目迷信。突破,有真假之分!真正的突破,需要成交量配合,需要后续的强势支撑。如果只是蜻蜓点水般的突破,没有后续力量跟上,那很可能就是主力设下的陷阱,等着散户往里跳。反之,跌破也是如此,如果跌破后立刻反弹,站稳支撑,那可能只是主力在洗盘。

经历了多次教训,我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交易策略:在压力位附近,我会先观察,看看是真突破还是假突破。如果是放量突破,且后续能站稳支撑位,我会轻仓跟进。但一旦发现是假突破,立刻止损,绝不恋战。而对于跌破压力位的情况,我会设定明确的止损线,一旦跌破,坚决执行,哪怕是割在地板上,也比被套牢要好。

记住,炒股不是赌博,而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反思的学问。不要迷信任何指标,包括压力位。只有根据实际情况,灵活应对,才能在股市中生存下去。别让“压力位”变成你亏损的“坟墓位”!希望我的血泪教训能给你们一些启发,少走一些弯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