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易老手绝不外传!压力位、支撑位计算公式,学会少亏90%!

在股票或期货交易中,许多新手朋友往往因为不了解关键的价格位置而盲目进场,导致不必要的亏损。压力位和支撑位是技术分析中的基石,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判断市场趋势,控制交易风险。很多交易者亏损,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不明白或者不重视这些重要的价格区域。本文将揭秘压力位和支撑位的计算方法,助你在交易路上少走弯路!

什么是压力位和支撑位?

  • 支撑位 (Support Level): 指的是价格下跌时,可能遇到的买盘力量集中的区域,阻止价格继续下跌。可以理解为“托底”的力量。
  • 压力位 (Resistance Level): 指的是价格上涨时,可能遇到的卖盘力量集中的区域,阻止价格继续上涨。可以理解为“天花板”的阻力。

掌握压力位和支撑位,可以帮助你预判价格走势,选择合适的买入或卖出时机,从而提高交易的成功率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压力位和支撑位并非一成不变,它们会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。

三种实用压力位/支撑位计算方法

1. 前高前低法

这是最简单也最常用的方法。将历史上的高点和低点作为潜在的压力位和支撑位。

  • 支撑位: 寻找历史上的低点,特别是多次触及但未能跌破的低点,这些低点通常会成为重要的支撑位。
  • 压力位: 寻找历史上的高点,特别是多次触及但未能突破的高点,这些高点通常会成为重要的压力位。

适用场景: 适用于震荡行情,价格在一定区间内波动的情况。能快速识别关键的价格区域。

图文示例:

(想象这里有一张股票K线图,显示一个股票在一段时间内波动,并在某个低点多次获得支撑,在某个高点多次受阻。在图上用箭头标出这些高低点,并用文字标注“支撑位”、“压力位”。)

说明: 股价在低点A多次反弹,表明A位置存在较强的买盘力量,因此A可以视为一个支撑位。 股价在高点B多次受阻回落,表明B位置存在较强的卖盘力量,因此B可以视为一个压力位。

2. 斐波那契回调法

斐波那契数列在金融市场中应用广泛。通过计算特定区间的斐波那契回调位,可以找到潜在的支撑位和压力位。

  • 计算方法: 选择一段明显的上涨或下跌趋势,然后在趋势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画出斐波那契回调线。常用的斐波那契回调位包括:23.6%、38.2%、50%、61.8%、78.6%。
  • 支撑位: 在上涨趋势中,价格回调到斐波那契回调位时,这些回调位可能成为支撑位。
  • 压力位: 在下跌趋势中,价格反弹到斐波那契回调位时,这些回调位可能成为压力位。

适用场景: 适用于趋势行情,价格呈现明显的上涨或下跌趋势的情况。能够较为精准地预测回调或反弹的位置。

图文示例:

(想象这里有一张股票K线图,显示一个股票从低点上涨到高点,然后开始回调。在图上画出斐波那契回调线,标出23.6%、38.2%、50%、61.8%等回调位,并用文字标注“潜在支撑位”。)

说明: 股价从A点上涨至B点后开始回调,38.2%斐波那契回调位在C点附近,C点可以视为一个潜在的支撑位。若股价跌破C点,则可能继续下探50%或61.8%回调位。

3. 趋势线法

趋势线是连接一系列高点或低点的直线,可以帮助我们识别趋势的方向和潜在的支撑位/压力位。

  • 上升趋势线: 连接一系列的低点,表明价格正在上涨。上升趋势线可以作为潜在的支撑位。
  • 下降趋势线: 连接一系列的高点,表明价格正在下跌。下降趋势线可以作为潜在的压力位。

适用场景: 适用于趋势行情,可以更直观地判断趋势方向以及趋势的强弱。需要至少两个高点或低点才能画出有效的趋势线。

图文示例:

(想象这里有一张股票K线图,显示一个股票呈现上涨趋势。在图上画出一条连接多个低点的上升趋势线,并用文字标注“支撑线”。)

说明: 股价沿着上升趋势线不断上涨,每次触及趋势线都获得支撑。因此,上升趋势线可以视为一个动态的支撑位。

重要提醒:切勿盲目迷信公式!

以上三种方法只是计算压力位和支撑位的常用手段,它们并非绝对准确。市场是复杂多变的,单一的指标或公式难以应对所有情况。以下几点请务必牢记:

  • 结合其他技术指标: 结合均线、MACD、RSI等其他技术指标,可以更全面地分析市场情况,提高判断的准确性。
  • 关注成交量: 成交量是验证压力位和支撑位有效性的重要指标。在压力位附近出现大量卖盘,或在支撑位附近出现大量买盘,则说明这些位置的有效性较高。
  • 考虑基本面因素: 股票或期货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,包括宏观经济、行业政策、公司业绩等。在进行技术分析的同时,也要关注基本面因素。
  • 设定止损: 无论使用何种方法,都应该设定合理的止损位,控制交易风险。一旦价格突破了预期的压力位或支撑位,应该及时止损离场。
  • 风险承受能力: 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,不要进行超出自身承受范围的交易。

总之,压力位和支撑位的计算方法只是交易工具,最终的决策还需要结合市场情况、个人经验和风险管理。希望本文能帮助新手交易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,在交易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