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真的理解压力位和支撑位吗?你还在犯这些常见的错误吗?
压力位和支撑位是技术分析的基础,但很多交易者在实际应用中却频频出错,导致交易亏损。你是否也曾经在看似坚固的支撑位被轻易击穿后,感到困惑和无奈?又或者在突破压力位后追涨,结果却被套在高位?这些都可能是因为你对压力位和支撑位的理解存在误区。今天,我们就来揭秘三个常见的压力位和支撑位使用误区,帮助你避免血本无归!
误区一:过于依赖单一时间周期的压力位和支撑位 - 忽略多周期共振
很多交易者在分析行情时,只关注单一时间周期的压力位和支撑位,例如只看15分钟图或者日线图。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。不同时间周期的压力位和支撑位代表着不同级别的力量。只关注单一周期,容易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所迷惑,做出错误的判断。
案例分析: 假设某只股票在日线图上有一个明显的支撑位,很多交易者看到价格触及这个支撑位后,就盲目买入。但是,如果在周线图上,这个位置其实是一个下跌趋势的中间位置,并且下方还有更强的支撑位。那么,即使价格在日线图上短暂反弹,也很可能最终跌破支撑位,导致买入的交易者被套牢。
造成的损失: 如果盲目相信单一周期支撑位,重仓买入,一旦跌破,损失会非常惨重。
误区二:忽略成交量的配合 - 无量突破,虚晃一枪
压力位和支撑位的有效性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交量的配合。一个有效的突破,通常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。如果突破压力位或支撑位时,成交量没有明显放大,那么很可能只是一个假突破,是市场主力故意制造的陷阱。
案例分析: 某只股票在阻力位附近徘徊一段时间后,突然放量突破阻力位。很多交易者看到突破后,立即追涨买入。但是,如果在突破后的几个交易日,成交量开始萎缩,股价也开始回落,那么很可能就是一个假突破,追涨的交易者就会被套在高位。反之,若突破时伴随巨量,且持续放量上涨,则突破有效性较高。
造成的损失: 追涨买入假突破的股票,很容易被套牢在高位,甚至需要长期持有才能解套。
误区三:将压力位和支撑位视为绝对的点位而非区域 - 死板教条,刻舟求剑
压力位和支撑位并不是一个精确的点位,而是一个价格区域。很多交易者将压力位和支撑位视为一个固定的价格,一旦价格触及这个价格就盲目买入或卖出。这种做法忽略了市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。
案例分析: 假设某只股票的压力位是10元。很多交易者看到价格接近10元时,就开始挂单卖出。但是,如果市场情绪高涨,价格可能会稍微突破10元,然后才开始回落。如果交易者将10元视为绝对的卖出点,就可能错过更高的卖出价格,甚至被套牢。
造成的损失: 将压力位和支撑位视为绝对点位,可能会错过更好的交易机会,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。更甚者,可能因止损设置过于接近所谓的“绝对点位”,而被市场波动“洗出”。
如何避免这些误区?
总之,压力位和支撑位是交易中非常重要的工具,但只有正确理解和运用,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。希望通过本文的讲解,能够帮助你避免常见的误区,提升交易水平,最终实现盈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