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老李,一个在股市摸爬滚打了十年的老韭菜。今天,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使用BOLL指标的惨痛经历,以及如何把它从一个“坑人利器”变成一个真正能帮助我盈利的工具。
BOLL指标初相识:曾以为找到了“圣杯”
刚入市那会儿,什么都不懂,听人说BOLL指标简单易懂,能判断股价的压力位和支撑位,我就赶紧学了起来。BOLL指标,说白了就是通过计算股价的平均线和标准差,画出三条线:上轨、中轨、下轨。当时,我深信不疑的是,股价跌到下轨就是支撑位,可以买入;涨到上轨就是压力位,可以卖出。
血的教训:盲信下轨支撑,惨遭套牢
有了BOLL指标,我开始“驰骋”股市。记得那是2018年,我看中了一只股票,暂且叫它“希望之光”。当时“希望之光”的股价一路下跌,眼看就要触碰到BOLL指标的下轨了。我心想,机会来了!按照BOLL指标的指示,下轨就是强力支撑位,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买了进去,想着股价反弹就能赚一笔。结果呢?股价根本没在下轨止跌,而是直接跌破下轨,一路狂泻不止!我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账户里的钱一天天缩水,心疼得直抽抽。更惨的是,我以为跌破下轨是假摔,还不断补仓,结果越补越亏,最终被深套其中,损失了差不多30%的本金!这血淋淋的教训让我明白,盲目相信任何指标都是极其危险的。
痛定思痛:结合3个条件,BOLL指标成功率提升80%
经过这次惨痛的教训,我开始反思,为什么BOLL指标会失效?难道是指标本身有问题吗?后来我发现,问题不在指标,而是我使用的方式不对。BOLL指标只是一个参考工具,它并不能告诉你股价一定会怎么走。想要提高BOLL指标的准确率,必须结合其他因素一起分析。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,我总结出了以下三个条件:
经验总结:风险控制永远是第一位
经过这些年的经验积累,我逐渐掌握了BOLL指标的使用技巧,成功率也提高了不少。虽然不敢说每次都能盈利,但至少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操作,亏损也大大减少了。我想告诉大家的是,股市没有绝对的“圣杯”,任何指标都有其局限性。BOLL指标也是一样,它只是一个辅助工具,不能完全依赖它。最重要的是,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不断学习、总结经验,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统。此外,风险控制永远是第一位的!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,要控制好仓位,设置好止损位,才能在股市中长久生存下去。
最后,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祝大家在股市中都能取得成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