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老王,一个在股市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现在勉强算是个及格的老手吧。今天,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使用OBV(能量潮)指标逃顶的血泪史,希望能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。
刚入股市那会儿,我是个十足的韭菜,听消息、追涨杀跌,赔得血本无归。后来,我开始学习技术分析,接触到了OBV指标。当时,我感觉找到了救命稻草,以为只要OBV向上,股价就会涨,反之就会跌。于是,我就开始无脑使用OBV指标进行交易。结果可想而知,被套得更惨了。
记得第一次惨痛经历是在2018年,当时我看好一只股票,发现它的OBV指标一直在上涨,我就毫不犹豫地买了进去。结果,股价却一路下跌,而OBV却还在缓慢上升。我当时百思不得其解,心想OBV不是说能量在积累吗?怎么股价反而下跌了呢?我一直扛着,幻想着股价能涨回来,结果越扛越亏,最后无奈割肉离场。
类似的事情发生了很多次,我开始怀疑OBV指标是不是骗人的。但我并没有放弃,我开始认真研究OBV指标的原理,查阅各种资料,学习别人的经验。我发现,OBV指标并不是万能的,它只是反映了市场资金的流向,并不能完全决定股价的涨跌。
OBV指标的计算公式很简单,但其背后的含义却很深奥。它将上涨日的成交量定义为正,下跌日的成交量定义为负,然后累加起来,形成一条曲线。这条曲线反映了市场资金进出的情况。但问题在于,OBV指标只能反映资金的流入流出,却无法反映资金的性质,是散户的盲目跟风还是主力的悄悄布局?这就是我之前失败的原因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,我逐渐掌握了OBV指标的精髓。我发现,OBV指标最有效的用法是结合其他指标一起使用,比如MACD、KDJ等等。同时,还要关注市场的整体情况,以及个股的基本面。
我开始意识到,OBV的“顶背离”才是真正的逃顶信号。当股价不断创出新高,而OBV却开始走平或者下跌时,这说明市场资金开始流出,股价随时可能见顶。但是,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出现顶背离就一定能逃顶成功,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判断。
真正让我体会到OBV指标威力的是在2020年初。当时,我看好一只科技股,股价一路飙升,我也赚了不少。但是,我发现OBV指标开始出现顶背离的迹象,股价还在创新高,但OBV却在走平。同时,我还发现MACD指标也开始出现死叉。结合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,我判断股价可能已经见顶。于是,我果断地清仓了该股。结果,没过多久,该股就暴跌了一波,而我成功地逃顶了。
通过这次成功的逃顶,我对OBV指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我总结了几点经验教训:
希望我的经历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。记住,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不要盲目跟风,要独立思考,才能在股市中获得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