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亏之后顿悟:原来同花顺成交量均线还能这样用!99%的人都忽略的秘密!

老李,一个在股市摸爬滚打五年的老股民,最近可算是栽了个大跟头。年初,他看好一只科技股,理由很简单:K线图漂亮,涨势喜人。更让他坚信不疑的是,同花顺显示的成交量均线也在不断上升,他觉得这就是“价量齐升”的完美信号,于是重仓杀入。

然而,好景不长,股价开始阴跌,成交量也萎靡不振。老李心想,这可能是短期调整,捂着吧。结果,调整变成了深渊,股价一路暴跌,最终老李忍痛割肉,血亏近30%。

事后,老李痛定思痛,开始反思自己的操作。他发现,自己一直对成交量均线的理解过于简单粗暴,只看涨跌,忽略了很多关键信息。这不,他终于顿悟了成交量均线的“隐藏密码”。

第一,成交量均线不是独立存在的,要结合其他指标一起看。 很多股民只盯着成交量均线的涨跌,这是远远不够的。真正的高手会结合MACD、KDJ等指标,进行综合分析。 比如,股价上涨,成交量均线也上涨,但MACD出现顶背离,说明上涨动能不足,可能面临回调风险。 老李之前就是只看成交量均线上涨,没注意到MACD已经背离,结果吃了大亏。正确的做法是,当成交量均线配合MACD金叉,同时KDJ也发出买入信号时,才是比较稳健的介入时机。

第二,利用成交量均线识别主力洗盘。 主力洗盘是股市中常见的现象。洗盘的目的就是为了吓跑散户,减轻拉升压力。而成交量均线,就是我们识别主力洗盘的重要工具。 举个例子,某只股票在上涨一段时间后,突然出现一波下跌,成交量也随之放大。这时,如果成交量均线并没有大幅下跌,反而相对平稳,说明主力可能是在洗盘。因为主力出货,成交量均线一定会明显下跌。 这种情况下,如果股价在短期内能够重新站稳,并且成交量均线再次上扬,那就很可能是洗盘结束,准备拉升的信号。 老李现在学聪明了,他会观察成交量均线的变化,结合K线形态和分时走势,来判断主力的真实意图,避免被主力洗出去。

第三,不同周期的成交量均线,意义不同。 短期均线(如5日、10日)反映的是短期资金的活跃程度,长期均线(如30日、60日)反映的是中期资金的参与情况。 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,表示短期资金活跃,股价可能迎来短期上涨;反之,短期均线下穿长期均线,则要警惕股价下跌的风险。 老李现在会根据自己的投资周期,选择合适的成交量均线进行分析,避免被短期波动所迷惑。

血的教训总结:

老李的故事告诉我们,炒股不能只看表面,更不能盲目跟风。成交量均线虽然简单易懂,但真正掌握其精髓,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。 仅仅盯着成交量均线的涨跌是远远不够的,要结合其他指标,分析不同周期的均线,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。

想要在股市中生存下去,就必须不断学习,不断进步。掌握成交量均线的高级用法,才能让你在股市中少走弯路,避免不必要的亏损。 别再只看表面了,深入研究成交量均线的秘密,让它成为你投资路上的利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