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股民朋友,相信不少人都看过或者听说过《成交量买卖技巧图解》这本书。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了成交量在股市中的作用,让不少新手入门。但是,有多少人真正能靠它在股市中稳定盈利呢?很多人反映,看完书之后实战效果并不理想,甚至出现亏损。这背后的原因,往往在于忽略了这本书背后的真相,或者说,是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点。
这个关键点是什么?那就是成交量绝不是孤立存在的!
《成交量买卖技巧图解》重点讲解了成交量放大、缩量等现象对应的买卖信号。没错,这些信号本身是有一定参考价值,但如果只盯着成交量,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技术指标,那就很容易掉入陷阱。
例如,书中提到“放量上涨”是买入信号。但如果只是看到成交量放大就盲目追涨,而不去看当时的K线形态,不考虑均线系统的支撑与阻力,很可能买在高点,遭遇回调。想象一下,如果一只股票在经历了长期上涨后,突然放量上涨,K线形态也显示出滞涨迹象,这时候的放量可能就不是买入信号,而是主力出货的信号,如果你盲目追涨,后果不堪设想。
再比如,“缩量下跌”一般被认为是下跌动能衰竭,可能出现反弹。但如果当时市场整体处于熊市,或者个股的基本面出现恶化,那么缩量下跌可能仅仅是下跌中继,还会继续探底。成交量萎缩只是表象,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在于投资者对后市的极度悲观。
成交量需要和其他指标相结合!
正确的做法是将成交量与K线形态、均线系统、MACD、RSI等指标结合起来综合分析。例如,如果一只股票在长期横盘整理后,出现放量突破,同时K线形态呈多头排列,均线系统也形成金叉向上,那么这个放量突破的信号就更可靠,更有可能预示着一波上涨行情。
成交量需要结合市场环境!
此外,市场环境也是影响成交量分析的重要因素。在牛市中,成交量放大往往意味着更多资金入场,上涨动力更强;而在熊市中,成交量放大可能仅仅是反弹行情,持续性不强。因此,要根据当时的市场整体趋势,灵活调整策略,切忌生搬硬套。
案例分析:
假设某股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下跌后,突然出现放量上涨,突破了前期的一个阻力位。如果仅仅根据《成交量买卖技巧图解》中的知识,你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买入信号。但是,如果再结合其他指标分析,发现该股的RSI指标已经处于超买区,MACD指标也出现顶背离迹象,同时市场整体处于震荡行情中,那么这个放量上涨很可能只是主力拉高出货的诱多行为。贸然追涨,很可能会被套牢。
《成交量买卖技巧图解》的局限性
诚然,《成交量买卖技巧图解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股市的窗口,但它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。任何技术分析方法都有其局限性,成交量分析也不例外。它只是一个辅助工具,不能作为唯一的决策依据。过于依赖成交量,容易被主力利用,做出错误的判断。
学习与实践:
想要真正掌握成交量分析技巧,需要不断学习、实践和总结。不要迷信任何单一的指标或方法,要学会将不同的指标结合起来综合分析。更重要的是,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,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。记住,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!不要把《成交量买卖技巧图解》当成万能钥匙,而是要将其作为学习的起点,不断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。
总之,《成交量买卖技巧图解》是一本不错的入门书籍,但要真正理解和运用它,需要克服只看成交量,忽略其他指标和市场环境的弊端。只有将成交量与其他技术指标结合起来,并根据市场环境灵活调整策略,才能提高投资的成功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