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散户,我居然用CCI顺势指标,成功躲过了五次市场的暴跌!我知道听起来有点玄乎,但这是真的。今天我就跟大家掏心窝子地聊聊我的经历,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。
初识CCI:从一窍不通到略有心得
刚入市的时候,我也是个小白,什么都不懂,听消息、追热点,结果可想而知,亏得一塌糊涂。后来,我开始反思,不能再这样盲目操作了,得学点东西。我开始在网上查阅各种技术指标,最终选择了CCI(Commodity Channel Index)顺势指标。选择它的理由很简单,它相对简单易懂,而且网上有很多关于它的介绍。
刚开始用的时候,我也是一头雾水,根本不知道怎么用。CCI指标上下波动,一会儿超过+100,一会儿跌破-100,看得我眼花缭乱。我开始疯狂地看书、看视频,研究CCI的原理,琢磨它背后的逻辑。我了解到,CCI指标主要衡量股价偏离其统计平均值的程度,数值越高,代表股价偏离程度越大,超买的概率就越高;数值越低,代表股价偏离程度越大,超卖的概率就越高。
我尝试用不同的参数进行测试,发现不同的参数对CCI的敏感度影响很大。后来,我根据自己的交易周期和标的,最终确定了一个适合我的参数。我还结合了K线图、成交量等其他指标,进行综合分析。
躲过暴跌:五次惊险的成功案例
第一次暴跌(2015年股灾): 那时候我刚开始用CCI不久,市场一片疯狂,指数一路飙升。但CCI指标却开始在高位出现背离,指数创新高,但CCI却未能同步创新高。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,感觉不对劲。虽然很多人都在说牛市来了,但我还是决定减仓,落袋为安。结果,没过几天,市场就崩盘了,我成功躲过了一劫。
第二次暴跌(2016年初熔断): 这次暴跌来得猝不及防,但CCI指标提前给了我预警。在熔断前,CCI指标再次在高位出现背离,并且跌破了+100。我果断清仓,避免了更大的损失。
第三次暴跌(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): 这次暴跌的导火索是中美贸易摩擦。在贸易摩擦加剧之前,CCI指标就已经开始走弱,并且跌破了0轴。我意识到风险,再次减仓规避了风险。
第四次暴跌(2020年疫情初期): 疫情突如其来,全球股市暴跌。在疫情爆发初期,CCI指标迅速跌破-100,我判断市场恐慌情绪蔓延,选择了空仓观望,成功躲过了暴跌。
第五次暴跌(2022年俄乌冲突): 俄乌冲突爆发后,全球经济受到冲击,股市也出现大幅下跌。在冲突爆发前,CCI指标再次发出警告信号,我及时调整仓位,将损失降到了最低。
我的心得体会:CCI并非万能,风控才是王道
当然,我也要强调一点,CCI指标并非万能,它只是一个辅助工具。它并不能保证每次都准确预测市场走势,也会出现误判的情况。在使用CCI指标的时候,一定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,并且要严格控制风险。
我使用CCI指标的几个心得:
最后,我想说的是,技术指标只是工具,能否赚钱,关键在于人。希望大家都能结合自身情况,谨慎使用技术指标,在股市中取得成功。记住,控制风险永远是第一位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