震惊!身边不少朋友都在无脑购入债基,看着收益率稍高就一股脑扎进去,仿佛找到了“躺赚”秘籍。但真的是这样吗?债基虽然风险相对较低,但绝不是稳赚不赔的“避风港”。如果你也正在考虑投资债基,或者已经持有,那么一定要警惕以下这三个常见的投资陷阱!
陷阱一:忽略利率风险,收益可能被侵蚀
利率风险是债基投资中最重要的风险之一。当市场利率上升时,新发行的债券收益率也会随之上升,导致原有债券的吸引力下降,价格下跌。这意味着你持有的债基净值也会跟着下降。别想着债券到期就能拿回本金,债基的价值波动可不是简单的“持有到期”就能解决的。
案例: 2023年,受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影响,部分国家央行开始加息,导致债券市场承压。一些投资者在年初购买了以中长期债券为主的债基,期望获得稳定的收益,但由于利率上升,债券价格下跌,导致这些债基的净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。不少投资者因此承受了损失,收益被利率上涨所侵蚀。
陷阱二:忽视信用风险,违约风险需警惕
信用风险是指债券发行人无法按时支付本金和利息的风险。虽然债券的风险通常低于股票,但并非所有债券都是“金字招牌”。一些信用评级较低的企业发行的债券,违约风险相对较高。债基如果持有较多这类债券,一旦出现违约,基金净值将会受到严重影响。
案例: 假设某债基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,配置了较多民营企业发行的债券。如果其中一家企业经营不善,出现财务危机,甚至宣布破产,那么该企业发行的债券就会面临违约风险。持有该债基的投资者就会因此遭受损失。
陷阱三:过度集中投资,分散配置是王道
“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”这句投资格言同样适用于债基投资。有些投资者可能只选择一两只债基,或者只投资于某一类型的债基(例如,只买利率债基金)。这种过度集中的投资方式,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,或者所选基金表现不佳,就可能遭受较大的损失。
案例: 某投资者认为纯债基金风险很低,将所有资金都投入到了一只纯债基金中。后来,由于市场利率大幅波动,该纯债基金的业绩表现不佳,导致该投资者的整体收益受到了影响。如果该投资者能够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类型的债基,或者配置一些其他类型的资产,就可以有效降低风险。
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债基并非“包赚不赔”的投资品。在投资债基前,一定要充分了解其潜在的风险,认真阅读基金招募说明书,了解基金的投资策略、风险等级等信息。同时,也要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,做好资产配置,避免盲目跟风,理性投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