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底了,又到了打工人最敏感的时刻——年终奖!金融圈更是如此,毕竟谁不想揣着鼓鼓囊囊的红包回家过个好年呢?今天咱们就聊聊券商的债券承揽业务,这个听起来就“壕”气冲天的行当。
话说,某券商团队,吭哧吭哧一整年,成功承揽了一笔10亿级别的债券发行。这可是实打实的业绩啊!项目经理老王,每天加班到深夜,头发都快掉光了,心想这下年终奖总该“金光闪闪”了吧?
想象中,老王的年终奖应该是这样的:一沓厚厚的钞票,随便一数,就能在北京二环买个厕所(夸张了一下,别当真!)。但现实往往残酷得像寒冬腊月的冰碴子。
实际情况呢?老王辛辛苦苦一年,到手的年终奖……嗯,数字是保密的,但可以透露的是:还没有人家互联网大厂的程序员大佬随便写个bug的绩效奖金高!更别说和自家投行部门的同事比了,人家随便一个IPO项目,分红都够老王奋斗好几年了。
更扎心的是,老王隔壁的同学,当年一起毕业的,现在在某私募做量化交易。人家年底分红,直接在三亚包了一栋别墅,天天阳光沙滩比基尼!而老王,还在为下个月的房贷发愁。
当然,这只是个例。但不得不承认,在金融行业内部,甚至在同一家公司内部,收入分配的差距也是巨大的。债券承揽,看似“高大上”,但其中的辛苦和付出,以及收益分配的比例,恐怕只有从业者自己心里清楚。
10亿债券承揽,创造了不菲的利润,但真正落到一线承销人员口袋里的又有多少呢?这样的分配方式,真的公平合理吗?金融行业的未来,又该如何平衡业绩压力与员工激励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