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李刚入股市,满怀希望,听信各种“内幕消息”,频繁买卖,结果却惨不忍睹。一次,他看到一只股票涨势喜人,毫不犹豫地追高买入,结果第二天就被套牢,之后更是连续下跌,最终忍痛割肉,亏损惨重。痛定思痛后,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交易行为,发现自己完全不了解市场的规律,更不知道什么是支撑位和压力位,盲目跟风,最终落得“韭菜”的下场。
小李的经历并非个例。许多新手都像他一样,对市场缺乏了解,在交易中毫无章法,最终成为被市场收割的“韭菜”。但是,只要掌握正确的交易技巧,即使是新手也能在市场中生存并盈利。而支撑位和压力位,正是你从韭菜变高手的秘密武器!
支撑位: 想象一下,一个皮球从高处掉落,砸到地面后会弹起来。这个地面,就可以理解为支撑位。在股市中,当股价下跌到某个价位时,买方力量增强,阻止股价继续下跌,甚至推动股价上涨,这个价位就是支撑位。简单来说,就是股价跌不下去的地方。
压力位: 同样是那个皮球,当它弹起来时,会遇到天花板的阻挡。这个天花板,就可以理解为压力位。在股市中,当股价上涨到某个价位时,卖方力量增强,阻止股价继续上涨,甚至导致股价下跌,这个价位就是压力位。简单来说,就是股价涨不上去的地方。
前期高点和低点: 前期的高点往往会成为未来的压力位,前期的低点往往会成为未来的支撑位。这是因为人们的记忆是存在的,之前在这个位置买入的人可能解套后就会卖出,从而形成压力。之前在这个位置卖出的人,可能后悔,再次跌到这个位置会选择买入,形成支撑。
整数关口: 比如10元、20元、100元等整数关口,往往会因为心理因素而形成支撑位或压力位。人们常常会觉得整数位是一个重要的心理价位。
均线系统: 均线可以视为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成本。常用的均线,如5日均线、10日均线、20日均线等,经常会对股价形成支撑或压力。
趋势线: 将一段时期内的低点连接起来,可以形成上升趋势线,上升趋势线通常充当支撑位;将一段时期内的高点连接起来,可以形成下降趋势线,下降趋势线通常充当压力位。
案例一:利用支撑位买入
假设某股票在20元附近震荡,多次下跌到20元都未能跌破,说明20元存在较强的支撑。此时,可以在20.1元附近买入,止损设置在19.5元,等待股价上涨。
案例二:利用压力位卖出
假设某股票在30元附近上涨乏力,多次触及30元都未能突破,说明30元存在较强的压力。此时,可以在29.9元附近卖出,止损设置在30.5元,等待股价下跌。
案例三:突破压力位后的操作
假设某股票在一段时间内一直在25元-28元之间震荡,28元形成一个较强的压力位。如果股价放量突破28元,并且回踩28元不破,那么28元就由压力位转变为支撑位,此时可以在28.1元附近买入,止损设置在27.5元,等待股价进一步上涨。
掌握支撑位和压力位只是交易的第一步,更重要的是不断学习和实践。通过观察历史走势图,分析不同股票的特性,总结经验教训,才能真正将这一秘密武器运用自如。记住,市场永远在变化,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,只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并盈利。
重要提示: 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请理性投资,切勿盲目跟风,更不要过度自信。支撑位和压力位只是一种技术分析工具,不能保证100%的盈利。请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,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。